與其說是時尚魂,倒不如說是對美的渴望與探索,從小我就對美的東西很感興趣,畫作啊、攝影啊,美麗的衣服,日常生活用品等等,我蠻喜歡關注這些身邊小事物的色彩與作工,我記得小時候很喜歡去故宮觀賞古人用的器皿、傢俱,還有古代嬪妃使用的飾品,到大都會博物館也會花一整個下午把館藏的瓷器上的配色畫下來,甚至我也很愛去逛歐洲的跳蚤市集,那些上個世紀的日常小物紋理色調都很令人著迷,選擇時尚產業,當然也是因為這行業跟美脫不了關係,加上跟自己有關,就是女生對於穿著打扮有很多可以研究可以玩的地方,這也是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就是蠻好玩的。
其實做我們這行是不是本科系出身不是那麼重要,很多東西可以在工作中學習,例如搭配概念、服裝歷史、拍照企劃等等,但有一樣東西是天生,就是調性,能否找出自己的調性跟認識自己多寡有關,認識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東西,想要如何表達,這些都跟你創作出來的不論是文字還是影像,甚至你的穿著打扮都息息相關。
我讀的中文系課程是比較偏向古典文學,我們讀了很多經典詩詞,東方哲學,你會發現,古人的詩詞意境都很美,那種美是帶著幻想和詩意的,尤其以景喻情的詩句其中有很多畫面上的想像空間,所以我喜歡的影像語言也是比較隱喻的、比較是轉換消化過的東西,不是那麼赤裸裸原汁原味呈現的東西,再者可能因為不是本科系,看待服裝會把它當作一種時代的符碼或是某種文化上的象徵意義,覺得服裝也可以是展現觀點的媒介,就像我曾經採訪過義大利版Vogue總編輯Franca Sozzani (很幸運在2015年二月採訪到她,但她在2016年就過世了)他就是主修文學和哲學,她主導的義大利版是當時時尚界的美學領導,她就說時尚是關於當代的、文化變遷的,總是能藉由模特兒穿著當季最時髦的服裝,透過攝影大師張力十足的影像傳遞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