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風格人物專訪- Irene Kuo》 風格人物專訪 我們希望透過真實的風格人物專訪 ,將每個充滿他們生活哲學與故事的專題分享出去,鼓勵每個人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帶給大家別緻簡約、富有創意又帶有獨立自我風格的生活態度 。 人物介紹—— Irene Kuo 我是身心靈資訊平台「皎角」的創辦人,「Café de Riz米販咖啡」老闆娘,在日本出過介紹台灣的旅遊書「台灣女子の私的行きつけリスト」,在台灣出版介紹曼谷的旅行書「曼谷,美好旅行提案100」,同時育有兩子。 查看她配戴的 SPEKTRE CALLAS Q:你與老公共同經營的「Cafe’ de Riz」米販咖啡廳受到許多人青睞,請問餐廳名是否有特別的含意呢? 取名為米販咖啡是因為米是我們每日生活必需,是地球一切的孕育才得以成為我們的養分,希望透過米販咖啡一粒米,一顆飯糰的感動,提醒我們對於身邊微小事物的景仰和感謝,讓我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能在三餐的時間有小小地停歇,好好地品嘗米飯的甘甜,同時把心靜下來好好與自己對話。 Q:非常喜歡你以細膩深刻的文字與圖片分享旅居的點滴,一開始一個人開始旅居的動機是什麼? 一個人旅居的動機是我發現旅行已經無法滿足我了,當時對於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覺得自己需要更長時間,更深入當地的生活,決定動身前往「旅居」。旅居之後我明白為什麼外國家庭很鼓勵青少年在學生時期花一年的時間去gap year,因為當你脫離原本習慣的環境,一個人生活碰撞,你才能對於這個世界有多一點的理解和包容,也才更能越來越認識自己,活出自己生命的劇本。 2018年我的旅居計畫更瘋狂,秉持著「孟母三遷」的精神,希望可以帶給兩個孩子在童年時期有更多在戶外的時間和空間,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可以接觸到更多語言等多重因素下,我們移住日本,從原本計畫的3個月最後整整待了一年多的時間。也因為這個經歷,當我再回到台灣的時候更珍惜台灣的美好,也利用在台灣的時間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式茶道和道家文化。 Q:在旅途中做過最瘋狂的事以及學習到最寶貴的事是什麼呢? 與其說是最瘋狂的事情,應該說當你學會放手,讓自己屬於空的狀態,往往可以迎接更多美好的事物到生命中。我想到的是有個假日我帶著兩個兒子,當天我的設定是─ 今天我們沒有目的地。 一路上我讓兒子們決定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上了電車之後什麼時候要下車,結果那天是我移住東京最喜歡日子之一。我們在一個無可挑剔的天氣去到了一個精緻小巧的公園,在幾乎是包場的狀況下享受著楓紅,接著經過了一間好希望家裡附近可以有的一家生活雜貨店「Food& Company」,最後在Food& Company的店員推薦下吃到了一間只有當地的人才會知道的義大利麵店。只要是很喜歡的劇本或角色出現,我都會想嘗試。 在一次次的旅行經驗中我學習到只有當下是真實的,人既無法改變過去的決定,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把每個當下過好,把自己的心安住,就算去海邊的日子遇上陰雨綿綿的天氣,都能找到當下獨一無二的美好。 立即訂閱獲得最新的風格與文化內容! Q:在你自我介紹中有提到你的斜槓之一>皎角,可以跟我們簡單介紹嗎? 我有說到當母親的經驗是我人生的「衝刺班」,一開始為了更加了解幼兒教育,我接觸到華德福的課程,原本以為我是去學會如何育兒,結果整個課程根本就是打醒父母的「人生重建計畫」,從檢視自己的成長歷程,執行居住空間的斷捨離到透過聲音去排解體內壓抑的能量釋放,這是我關注「身心靈」議題的起點。接著透過生命靈數、瑪雅、人類圖和瑜珈等不同課程認識自己,我越來越了解宇宙的遊戲規則,自己也在不斷地清理和整理後感受到,當你順著生命之流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幫你的感覺。每個巧合都不是沒來由的發生,每件事情的背後也可能是因果的作用,我們自己在投胎的時候選好自己要來地球的劇本,能做的就是改變被小我控制的想法、讓身體和居住的空間維持在鬆的狀態,以及多做好事。在宇宙的推動之下「皎角」成立了,皎角兩個字的意思是希望可以點亮每個人心中的某個角落,當光照進心裡,轉化就啟動了! Q:這些身心靈課程對你帶來了什麼改變嗎? 我第一次接觸身心靈課程是2014年,老實說那時候真的是什麼都不懂,但就覺得對於這些神秘學和東方文化很好奇,關於身,我上過中醫,也學過道家養生,試過各式各樣民間療法;關於心,我接觸榮格,也看了很多阿德勒;關於靈,從看李嗣涔教授的書到親自去上他的課,我必須說這個過程就像波浪圖一樣不斷起起伏伏,但是開始常常看到天使數字,顯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有的時候才正在想的事情,沒過多久相關的訊息就傳來了,越來越多這樣的經驗,讓我對於生命的一切越來越放手,順著流走。 這些身心靈課程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有無限大的包容,因為知道每個人生的目的不同,開始看到每個人身上不同的優點和價值,這也是皎角最希望能傳遞的宗旨,不管你的緣分或是信仰是什麼,只要你活出自己原廠設定,足已。無限大的包容放在育兒,身為母親的我更能看見自己孩子的特質和專長,在一些世俗言論出現的時候,媽媽給予孩子們的態度和反應,都會關係著孩子長大成人後會不會有內在小孩或是自我認同的問題。 很多人會覺得光顧孩子我每天筋疲力盡了,哪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老實說我認為育兒是最簡單的練習,孩子是無條件的愛著母親,哪怕一天只有幾分鐘短暫的時間,只要你願意靜下來呼吸、觀察和傾聽孩子,孩子能回饋的是好滿好足的。 Q:從Irene的經驗分享中總能感受到「優雅從容、享受生活」。有了兩個寶貝後怎麼維持這樣的生活態度呢? 照片和文字都是假象啊!不過我覺得當母親真是我人生的「衝刺班」,因為孩子就是你個人一切的列印機,你的行為模式到說話方式他毫無隱藏地複製,你越從容他越穩定,所以想要孩子「聽話」,媽媽就要以身作則。 在日本的那段時間,在日本的媽媽身上我學到最大的就是身教的力量,因為大人在餐廳都是坐地筆直,孩子有意識後就會這樣模仿,又或者大人對於環境的清理意識很強,我就曾經在五歲孩子的生日派對聽到這麼小的小朋友在請教大人垃圾要怎麼分類,想要幫忙收拾。 Q:隨著孩子們出生,不如以往經常一個人出國,新的生活型態為自己的生活想法或心態是否帶來什麼變化?如果沒有金錢、時間考量,你夢想帶孩子們去做的一件事與原因。 現在的我很隨遇而安,既然生命的狀態從單身變成妻子,接著又變成母親,做什麼角色就好好的享受不同的階段,畢竟有一天也要放手讓孩子去過自己的生活。如果沒有金錢和時間的考量,現在還要考量沒有疫情的威脅下,我想要帶著孩子住在稻田邊,觀察稻米從種稻到收割的每一天,去感受土地孕育萬物的過程。 Q:發現Irene也是近視族,你在選近視眼鏡的時候會有什麼考量嗎? 只有一個考量,要好看。 Q:這次在Circle Showroom嘗試了幾款眼鏡,你最喜歡的是哪幾款?為什麼呢? 我特別喜歡這兩隻平光眼鏡,因為我的工作時間很大量的使用電腦,所以現在回家後我盡量都先把隱形眼鏡摘下來換成平光眼鏡,於似乎一隻好看又輕薄的眼鏡便成我生活中的必備品。 查看她配戴的 SPEKTRE MYSTERE 查看她配戴的 SPEKTRE CATCH ME Irene Kuo的IG : ir123456789 更多精彩專訪,推薦閱讀SPEKTRE闆娘兼形象設計顧問【風格人物專訪- Tsai Ling】 專訪 立即訂閱獲得最新的風格與文化內容!